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了《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重点抽检食品生产企业名单的通告》(以下简称《通告》)。这份通告涵盖40家保健食品企业,继去年颁布“史上最严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令”之后,对保健品行业进行的又一次大行动,且所涉及企业多为行业龙头。这也预示着我国对于保健食品行业的监管将进一步加强。
抽检是食药总局的基础性工作
据了解,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《通告》是自国家食药监总局成立以来首次发布的抽检名单,但是这样的抽检一直是食药监部门的日常工作。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指出,国家食药监总局每年都会以保健食品的检验、公众消费的反馈等为依据,将全年的抽检计划安排好。颜江瑛表示,国内保健食品企业众多,一次检查不可能覆盖上万家企业,因此会以分批的方式来覆盖不同的企业,“对公众影响比较大的保健食品企业,首先是要考虑的,然后列出计划进行抽检。”
据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介绍,国家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主要是针对两方面,一是非法添加,二是虚假宣传。他认为,“非法添加更多是在经营企业,而虚假宣传主要表现在销售环节”。
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,保健品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正在沦为广告营销业。广告宣传和产品质量之间的落差太大,违规产品介绍、夸大宣传随处可视。这些行业潜规则已经成为堂而皇之的显规则。更大的问题是非法添加,比如在降血糖的保健品里加入降血糖的西药,会给消费者造成很严重的健康损害。
行业性抽检将成为新常态
此次发布的《通告》是一份涉及保健食品、特殊膳食食品等在内的28大类共1452个食品生产企业的大名单。其中,40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包括同仁堂、哈药集团、北京澳特舒尔(碧生源)、昂立、海王等行业龙头企业。
对此,贾亚光表示,目前我国保健食品生产行业的批号持有企业有2500多家,产品批文1.5万多个,市场上的保健产品5000多个,在这么多的生产企业中,重点抽检这40家企业,之前还没有过先例。据贾亚光介绍,之前的检查更多是不公布企业名字直接去检查,这次对外公布出企业名单,虽然还没有得到解释,但行业内人士都了解这些企业全部持有国家颁发的GMP认证,也都是规范的保健品行业的重点企业。
朱毅则表示,抽查行业龙头公布名单,显示出药监部门由上而下的整顿决心。新《食品安全法》中,审批和备案是双轨的,事前的门槛现在放低了。如果把这40家名单拿出来,至少证明食药监局事后不松懈的严谨态度。对于获得批号的保健品,即需要实行严格监管。检查的这40家是为了比对其他没有被查到的企业,起到防患于未然的震慑作用。
抽查龙头企业是为了行业健康发展
据业内人士看来,国家食药监总局高调公布针对名企的抽检名单,实际上也是释放了监管升级的信号。在食品行业调整转型的大背景下,强有力的监管将会加速保健食品优胜劣汰的进程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。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、秘书长徐华锋对此指出,“新政的出台和施行,意味着那些打擦边球的产品空间会越来越小。产品上市更容易了,但是产品上市中、上市后的监管会越来越严格。”
贾亚光则表示,首批公布的这40家规模企业中都是生产企业,也都是行业中的知名企业,因此不太可能存在非法添加情况。同时,业内人士指出,名单中的企业都是业内知名企业,在品牌的支持下,这些企业运行规范,管理健全,此次抽查均是抽检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,有利于形成示范带头作用,扩大整顿效应。
而对于此次抽检,众多名单中的企业均持接受态度。此外,也有企业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。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赵一弘指出,有关保健食品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的备案与注册政策以及跨境电商“白名单”的相继出台,表明“法规放开+严格监管”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,营养保健行业应改变以往发展模式,立足于品牌化,做长寿品种、长寿企业。